【资料图】
中国农科院草原所鄂尔多斯试验站的科研人员在进行沙地苜蓿生产性状调查。
中国农科院草原所鄂尔多斯试验站的科研人员在采集沙地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容重。
以上图片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提供
库布其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这里原本沙丘纵横,经过科研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荒漠化、沙化土地呈现整体好转、生态改善的良好态势。
前不久,记者来到库布其沙漠北部边缘的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鄂尔多斯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试验站),跟随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农科院草原所)的科研人员深入沙地、草场、光伏基地,体验、了解科学治沙、恢复植被、发展生产的做法和成效。
防沙治沙既要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又要有科学的认知和方法
从包头驱车南下,途经黄河大桥后,进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
路上突降暴雨,一车的人却激动得欢呼起来。中国农科院草原所副研究员、试验站站长尹强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还没怎么下过大雨,有了这场雨,牧草一周都不用浇水了!”
到达位于达拉特旗北部的试验站,一片郁郁葱葱的植物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它叫沙打旺,是最典型的沙漠植物之一。它的生命力就像名字——被沙子越打越旺。”试验站原站长王育青研究员笑眯眯地介绍。
在库布其沙漠,像沙打旺一样顽强生长的植物还有很多。试验站所做的工作,就是让绿色植物在沙漠里广泛分布。这个试验站,也是开展库布其沙漠植被恢复研究最早的科研试验站之一。30多年前,当地“黄风每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流动沙丘此起彼伏。中国农科院草原所原所长李博院士等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一棵棵地种、一株株地插,在沙丘间建起了试验站。他们在周边5000亩范围内探索科学治沙、植被恢复的经验,成功以后及时在当地推广,效果显著。
放眼望去,如今的试验站生机盎然:樟子松亭亭如盖,苜蓿、柠条等植物蓬勃生长,绽放着紫色、黄色的小花。目之所及,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土地。
“库布其沙漠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采用‘乔灌草结合,以灌为主’的植物配置模式,才能更大程度地减少植物对地下水的消耗。”尹强介绍,试验站人员采取科学节水措施、施用环保型固沙剂,推广乔灌草栽培新技术,并结合机械补播、飞播、育苗移栽、扦插、沙障等方式,进行沙区综合治理。
“你看,路两侧全是建站初期栽种的新疆杨,已经形成了一个防风沙林带。”尹强带着记者在试验站边走边看。据他介绍,科研人员通常会选择6月下旬至7月下旬的雨前时段,在沙丘迎风坡、背风坡底和丘间平地补播耐干旱、耐风沙的沙打旺、柠条,在凹凸不平的沙丘人工移栽羊柴和扦插沙柳,并用油蒿枯枝作沙障,保障幼苗成活率。
在试验站的野生沙地植物引种圃,一大片沙地被划分成一块块整齐的对照试验田。这里生长着科研人员从不同地区引种回来的羊柴、沙拐枣、沙木蓼、白刺、柠条、沙葱、冰草等野生乡土植物。
“为什么要把各地的沙漠植物移栽到这里?”记者感到不解。
尹强说,这是科学治沙的技术手段之一。野生乡土植物对当地气候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移栽回来后,科研人员会有意识地“驯化”它们,提高发芽率和结实率,扩繁种质资源。同时,通过筛选优良植株,培育出更适应本地环境的耐旱品种,再把它们补播、栽种到沙地中,实现更好的治沙效果。
在王育青看来,防沙治沙既要坚韧不拔、坚持不懈,也要有科学的认知和方法。“要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用现代科学治沙技术系统治理,科学治沙,久久为功。”
科学合理的放牧模式可有效保护草场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采访中,科研人员告诉记者,在库布其沙漠的边缘地带,无论是天然草场还是人工改良草场,如果不想办法提升它们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可能功亏一篑——沙漠的边缘“锁”不住,风沙还会继续侵袭城市和农田。
“治沙不是为了把沙漠消灭掉,也不是把植被恢复的地带圈起来不用。”尹强认为,沙漠是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之一,有其存在的生态意义。治沙要统筹考虑沙区的水承载力,不能为了治沙而治沙,当前更重要的是恢复植被,防止沙漠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已恢复植被草场的可持续利用也同样重要,过度放牧产生的固定、半固定沙地,可以采取围栏封育的方式治理。但常年围封草场如果一直闲置不用,也会导致草场退化——适度的放牧利用反而有利于草场更新。
眼前长满油蒿的草场也引来疑问:“在草场上怎样放牧,才能巩固防沙固沙成果?”
常驻试验站的中国农科院草原所副研究员王慧解答了记者的困惑。他多年一直从事鄂尔多斯沙地改良草场适宜载畜率的研究:选择一部分油蒿草场作为试验田,放牧不同数量的绒山羊,通过定期监测植物、土壤相关指标研究油蒿草场最适宜的载畜量。相应研究成果,已在鄂尔多斯的多家养殖户中推广应用。“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放牧模式可有效保护草场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王慧说。
现场采访让这种认识更加清晰:防沙治沙、恢复草场植被,是一项依赖科学技术、需要不断创新模式的动态治理工程。
在鄂尔多斯地区退化严重、植被覆盖度低于30%的天然草地,试验站科研人员定期利用免耕播种机补播沙蒿、苜蓿进行改良;针对退化苜蓿放牧草地,采用旋耕机切断苜蓿根系的技术措施进行改良,切根技术可使当年苜蓿草产量增加40%,并能延长退化苜蓿放牧草地使用年限;针对柠条灌木草地,采用机械或人工刈割枝条的技术措施进行平茬改良,平茬当年灌丛生长旺盛,平茬产生的枝条粉碎后可作为饲料。
试验站的实验室里,靠墙摆放着一排形状弯曲的玻璃容器,黄绿色的绿藻试液在其中快速地循环流动。试验站正在和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单位开展联合攻关,探索将藻类、苔藓以及优良乡土植物根际微生物应用于沙地草原植被恢复,改善土壤性质,为耐旱植物生长营造微环境,促进沙地“结皮”生成,增强固沙效果。
“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探索林草光互补生态修复新模式
进入库布其沙漠腹地的达拉特旗“光伏领跑者”基地,远远望去,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的光伏板连绵不绝、蔚为壮观。来到绿能碳汇公司的4号基地,俯身观看,只见光伏板下生长着茂密的沙打旺、羊草、冰草、扁蓿豆等多种牧草。体感上,这里比沙丘高处要清凉许多,俨然一片“小气候”。不远处,推土机正开足马力平整沙丘,为光伏治沙做准备。
“你看,这种牧草的地下根系已经快长到15厘米了。”绿能碳汇公司有关负责人田占庄拨开光伏板底下牧草根部周围的土壤说。可以清晰地看到,繁密的根系紧紧固住沙土,拔都拔不动。
在这片光伏基地上,正在探索林草光互补生态修复新模式:以光伏带动治沙、以治沙支撑牧草种植,用牧草种植带动养殖、用养殖反哺生态修复,实现“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绿能碳汇公司和中国农科院草原所携手,已共同建立了6组光伏板下混播牧草试验示范田。
“咦,为什么这块光伏板下的牧草长得就比另一块板下的好?”记者注意到,旁边那组示范田的牧草有些稀疏。
“这就是做科学试验的意义。”中国农科院草原所副研究员武自念解释说,科研人员搭配不同比例和品种的草种,有的示范田里苜蓿多一点,有的羊草多一点,有的燕麦多一点。这样做,就是想研究出如何搭配牧草,可以更好地在光伏板下生长,固沙更牢、产值更高。“通过研究沙漠光伏板间不同草种组合、不同客土沙石及有机肥配比、不同播种时间及播种量等对治理效果的影响,提升林草光互补治沙生态功能。”
“光伏产业适宜在光照强烈的沙漠地区发展,但也离不开防沙治沙的帮助。”田占庄说,光伏板下和板间原本都是沙地,每逢大风肆虐,飞扬的沙尘会破坏甚至掩埋光伏板和工程柱体。经过反复种植试验,科研人员发现:还是牧草的存活率更高、固沙效果更好。而且,定期收割制成的干草,还能支持当地肉牛养殖等,实现一举多赢。
“通过科技创新,不仅要将沙漠治得住、管得好、利用好,还要实现沙区光热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尹强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31日 19 版)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