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1号的中国美术馆内高朋满座,靳尚谊、邵大箴、吴为山等艺术家悉数到场,出席“奔腾的精神——徐悲鸿中国画展”暨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从徐悲鸿的贵州土纸开始——中国美术创新体验作品展”开幕式。究其原因皆是因为中国现代美术开创者和奠基人徐悲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走进展厅,半圆形的展区内13幅徐悲鸿骏马原作奔腾而出,成为整个展览的最大亮点。年近八旬的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望着眼前的一切,感到由衷高兴。
“在中国美术馆如此集中展出13幅马是第一次,凭借一往无前的、奔腾不息的气势,呈现出徐悲鸿画作的非凡感染力。”徐庆平说,观众喜欢徐悲鸿的马,因为徐悲鸿的马画出一种精神,是他在抗战时期呼唤和平的祈望。
抗战时期,国家内忧外患,徐悲鸿将画笔聚焦战马和野马,一改中国历代画家绘画皇家马圈中马匹休息和养尊处优的形象。他笔下的马在贵州泛黄土纸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有力量。
“贵州对我父亲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在徐庆平看来,贵州是他父母亲订婚的地方,那里的美好给徐悲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徐悲鸿曾在贵阳花溪买过一片地,想在这片青山绿水的土地上定居。
徐庆平也曾因父母的原因到访花溪,他对花溪的评价是:那里美得像是人间天堂一样。
徐庆平回忆说,在抗战时期,徐悲鸿因国画纸张短缺对贵州土纸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徐悲鸿的创作主要集中在油画和中国画,他曾从法国带回来一批油画材料,徐悲鸿用这批画材创作的油画作品所呈现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性都被认为是世界一流的。
但反观国画的创作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为战争原因,宣纸成为稀缺品,徐悲鸿经常因为没有纸张绘画而在报纸上创作,甚至在画剩下的素描纸边角上绘画。因此,徐悲鸿在尝试使用贵州土纸绘画后发现,贵州土纸更适合他对中国画技法改良后的创作效果,对中国画新材料的探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徐庆平说,徐悲鸿多次来到贵阳,称贵阳是能够产生很多灵感的地方,让他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在发现贵州土纸后,通过材料的对比、实践,发掘出贵州土纸的优越性,即:贵州土纸既有非常好的水墨挥发作用,又比较好控制,而且因质地比较坚硬,可以在上面反复绘画也不会破。这让他对贵州土纸产生了特别好的使用感受。
“父亲所使用的绘画材料都是最好的。”徐庆平告诉记者,徐悲鸿绘画有两个特点:一是不用新纸,一是不用宿墨。他的纸都是放置多年陈纸,而且大部分是贵州的土纸,不光画马,他还尝试在新山水画创作的时候大量使用土纸。
徐庆平回忆说,他小时候看到父亲卧室的壁柜里全是绘画用的纸张,有一人多高,尤其是贵州土纸格外抢眼。
徐庆平认为,贵州土纸带有底色,在上面绘画的时候可以省却一个灰颜色的调子,去掉一个层次后画面仍显得十分丰富,还可以在马的头部、蹄上加上白色的高光,这使徐悲鸿的创作力得到充分彰显。
“正如母亲所说的,‘先生若画100匹马,有99匹马是从贵州土纸上奔出的,’我觉得确实是这样。”徐庆平说。
作为画家,徐庆平认为,绘画的发展伴随着绘画材料的革新。一个绘画艺术的伟大时代来临,一定是绘画材料和绘画技术的革新,比如文艺复兴时代胶彩和油彩的出现,油画干湿画法的使用等。
中国绘画进入现代技法的革新,徐悲鸿是极力倡导的,他自己、并带领学生使用新材料、新画法。如今,画家的创作已经趋于综合材料的运用。
“当看到当代艺术家使用贵州土纸创作出琳琅满目的作品,使我感受到中国绘画在新时代的守正创新,展现出中国绘画无限美好的未来。”徐庆平说,从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从徐悲鸿的贵州土纸开始”一展中不难看出,贵州对土纸的推广力度大,在全国知名艺术家的协作支持下,一大批带有实验性的土纸材料作品应运而生,向创作者展现了贵州土纸创作的各种可能性,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
文、图、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视觉/赵怡
编辑/张云开
来源:天眼新闻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