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行业动态 >
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展丨《当代人》丨刘云芳:《行走办公的女校长》-环球简讯
2023-02-14 07:10:21    来源 : 河北文学院

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

刘云芳

刘云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42届高研班学员,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发表于《北京文学》《天涯》《青年文学》《散文》《散文选刊》等。曾两次获香港青年文学奖,并获得孙犁散文奖双年奖、孙犁文学奖、河北文艺贡献奖。已出版散文集《木头的信仰》《给树把脉的人》《陪你变成鱼》,童话《奔跑的树枝马》《老树洞婆婆的故事》。


【资料图】

行走办公的女校长

作者:刘云芳一

假如校园里那些台阶、灯盏会记账的话,它们记录最多的应该是校长刘素芸的脚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穿梭于不同的楼层和教室,踏上一层又一层台阶,最多的时候,三个年级加起来,有六十多个班,这一路走下来,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而这样的行走,一天会重复好几次。

校园里的树木和路灯也是她忙碌的见证者,无论冬夏,只要上学的日子,几乎都能看到她在清晨走进学校的大门,匆匆去往操场。过一会儿,学生们便排成整齐的方队走来。操场里响起她嘹亮的“加油”声,偶有落队的,她急忙跑过去,给他们打气鼓劲儿。在她的鼓励之下,那个跑不动的学生,一下子有了力气,提速归队。而她在不远处,欣慰地笑了。

我第一次走进这所校园的时候,正值秋日,树叶的色彩缤纷炫目。远远就能看见有摄像机正在拍摄,旁边围了两三位老师。那是一家省级电视台在录节目。每当遇到这种“露脸”的事儿,刘素芸都不习惯往上冲,而是交给相关老师,便去各个教室转课堂。在她心里,“课”比天大,除了不得不出席的会议和活动,她雷打不动地行走在每个课堂上。

我跟在她身后,想看看这位朴素的女校长是如何行走办公的。与往常一样,在上午第一堂课开始不久,她便进入教学楼。她介绍着学校的情况,前边的台阶上有个小纸团,她弯腰捡起来,捏在手里,上楼,扔进了垃圾筒。

教室的前后门都大开着,一位女老师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课,神情却并不因为校长的到来有改变。在那些堆满课本的书桌旁,一张张稚嫩的脸注视着黑板,同样也不会因为校长的到来漂移眼神。用老师们的话说,大家都习惯了。她在前边门口察看片刻,便走进教室,拍拍一个男生的后背,提醒他坐好。那男生立马坐得笔直,精神抖擞起来。刘素芸从后门出来,轻声说,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就得赶紧干预。她是教数学出身的,没当校长前,就是出了名的优秀教育专家,站在课堂一眼扫过去,便能看出哪个学生走了神儿。

到了下一间教室门口,我注意到讲台旁边半蹲着个男生。他仰着头,在本子上认真地记着笔记,似乎蹲的时间有点长了,又换了个姿势,单腿跪着。我以为他犯了错,正在接受惩罚。一问才知道,在唐山第49中,这算不得什么,学生们一旦困了、乏了,或者因为黑板反光看不清楚,都可以换个位置听课,而最前边的位置可是香饽饽儿。课堂是开放的、流动的。刘素芸不要求孩子们必须完成形式上的统一,那种发自内心渴望成长的劲头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总是走神儿,下课后也闷闷不乐。刘素芸并不责备,她从不以过来人的身份轻视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个问题,而是先去了解他们最近遇到了什么困难和烦恼。遇到家里有生活困难的学生,她还会为其减免学费,捐款也是常有的事。她总是尽力提供帮助,努力发现挡在他们前面的障碍,并以最快的速度清除掉。

那次,她看到楼道里站着一个男生,正在焦急地背单词,那一串串单词好像一头头撒欢的倔驴,他越是想把它们往记忆里赶,它们越是跑得遥远。刘素芸理解男生的心情,便问,你喜欢音乐吗?男生疑惑地看着她,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刘素芸建议道,要不听听英文歌?没准儿就对英语感兴趣了。原本,学校不允许带手机到校,刘素芸却为他破了例。除了固定时间听英文歌之外,其他时间把手机交由班主任保管。果然,他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考取了重点高中,后来回到49中,还跟老师们秀起了流利的英语口语。

十几岁的学生正处在叛逆期,难免会有一些不合常规的言行。有一天,迎面走来的男生竟然冒出一句,芸姐!她愣了一下,便痛快地答应。有人问,您不生气吗?刘素芸答道,不生气,如果这样叫我让他感觉在学校是轻松的,喜欢上学,我们再根据他的兴趣爱好进行正面引导,不是很好吗?果然,这桀骜不驯的小伙子反而更加敬佩她,她说的话都能听进去了。

在这样一所上千人的中学,刘素芸力求关注到每个学生,她的目光一次次注视他们,像远航途中的一座灯塔。如此,学生们便有了奋斗的方向。

我期望能从刘素芸这里得到更多具体的故事和细节,她却摆摆手,说,都记不清了,再者,也没啥大事。那天,与好友朱丽聊起来,她说,刘素芸正是她初中时候的班主任。她惊讶于老师超强的记忆力。有次,她正在医院楼道等候检查,忽然听到有人喊自己,一回头,发现是刘素芸。刘素芸关切地叮嘱,千万要注意身体!朱丽看着她行色匆匆的背影,感叹着,老师几十年来接触的学生少说也有十几万名,上学时,她并不算多么拔尖的学生,毕业后,跟老师也没有什么交集,而在人海茫茫之中,她却能一下叫出自己的名字。我这才明白,刘素芸并非记不清她做过的那些具体的事情,只是她不习惯于记录、张扬自己的付出。但她为学生走过的那一个个脚印,踏上的一个又一个台阶,一次又一次给予的关切,最终都会在学生们心里生出美好而充满温情的根。

教学楼楼道极宽,大约有两三米,每隔几步,便有一张课桌摆放在那里。而这正是刘素芸行走办公的驿站。每天下午五点,空旷的楼道顿时被挤得满满当当。如果不是孩子们都穿了校服,猛然看到这景象的人定会误以为这是一家医院的走廊。而坐在课桌前的老师像极了被排队问诊的大夫。事实上,这与问诊的功效是一样的,处理的是学生们学习中的各类“疑难杂症”。

每次见刘素芸来,孩子们便会一拥而上。她是数学学科的教育专家,大家自然不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她呢,也非常享受这样的时刻。交谈中,孩子们轻轻松松就掌握了诸多知识点。

哪怕她如此忙碌,也会在其他老师有事的时候,帮他们代课。刘素芸带出的学生总是出类拔萃的,就连曾经跟她竞争的对手班的班主任都对她表示赞赏。事实上,她不只在学习上帮助了那么多学生,也用自己的智慧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教师。

刘素芸为了打造专业的教研团队,她认真听老师们讲课,并提出合理的意见。用数学思维解析语文,将语文学科中的语言表达运用到其他科目。不以固有的思维给每一种学科、每一位老师定义、归类。她大胆地让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在别人看来,这简直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然而那些担任班主任的体育老师,却把他们肯吃苦、能拼搏的劲头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其中就有邓建忠。在担任班主任之后,他学习刘素芸深入课堂听课的方式,总是在教室里守候着孩子们,一方面观察他们,随时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他竟然重新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都吃透了。这是一种多么深入的陪伴。多年下来,体育等学科的班主任们以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学生们打成一片,也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不一样的精彩。

在各个教室的角落里,时不时就能发现一位认真听课、做笔记的老师。他们可能是本班的班主任,也可能是另一个班的老师。刘素芸并未在教师听课方面有什么硬性的规定,然而,在她的带动下,流动办公、互相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教学风尚。

她从不要求教师汇报工作,而是在行走办公中,通过长年累月的观察给予最客观的评价和建议。平时,她是治学严谨的校长,有关她予以的温暖,许多老师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已经退休的教师阎立敏回忆起多年前父亲去世的场景,依旧无比感动。那时,她并没有通知大家。但校长通过请假条知道后,便跟同事们一起驱车前往。走进那座乡下小院时,众人立即帮着张罗各种细致的事项。乡亲们无不赞叹,家里人立时以阎立敏为荣。全校那么多教师,无论谁家有白事,刘素芸几乎都会到场。她甚至和同事去过承德慰问。绕过九曲回肠的山路,进入小山村,那位教师看到远道而来的领导和同事,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楼道侧边的一扇小门开着,我扫了一眼,里边只有一张小床,一张办公桌,格外简陋。刘素芸介绍说,这是书记办公室,这令我非常惊讶。我提出想去她的办公室看看,刘素芸却不好意思地说,别去了,没啥可看的。但我一再坚持,她只好带我去。推门而入,便看到一张半新不旧的桌子和一个老式的折叠沙发。桌子上摆放着一摞记录得密密麻麻的纸张。这间办公室陈设格外简单,我敢确定,除了我老家那座小山村,这是我见过的最为简洁的校长办公室。

可不要小看了那沙发,有一个多月,她把自己的睡眠完全交给了它。2022年春天,那个深夜,刘素芸听说本土有新冠确诊病例,她担心会封控管理,便急忙起床,披了件厚衣服就匆匆出了门。她心里一直默默祈祷,如果真要封闭管理,千万把她跟学生封到一起。披着夜色走在城市的道路上,纷纷扬扬的大雪快速覆盖着城市的街道。她绕了一条小道,从极窄的缝隙里钻出去,踏着厚厚的积雪,艰难地来到学校。讲起这位“风雪夜归人”的故事,教数学的朱静军老师异常感动,她禁不住感慨,素芸校长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等安排好学校的防疫工作之后,刘素芸才发现自己连一件换洗衣服也没带。每个夜晚,高大的她就只能将就着蜷缩在那张窄小的沙发上。

无论是落叶满地,还是大雪覆盖,多少个特殊的日子,刘素芸一直是那个与同事和学生们站在一起的大家长。她的深入陪伴、智慧引领,让一拨又一拨年轻教师在岗位上完成了蜕变,也让一批又一批孩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考入了心仪的重点高中、大学。她是那个在大家生命里种下彩虹的人。49中的中考成绩多年在全市名列前茅。2021年,唐山有四位考生考入清华、北大,他们都是49中走出的学生。但刘素芸不邀功,也拒绝了以此为宣传点的建议。就像她一直对学生和教师讲的那两个字一般,要有“静气”,守住“静气”,才能更加投入地专注于教育的每一个细节。

在十几年的行走办公中,刘素芸把这一身的“静气”传给了同事和学生,让整所学校都拥有了一种上进、阳光的气质。

一株木本植物上嫁接了仙人掌,不同形状、色彩的多肉组合在一起,却形成了一个新的生命体。我仔细观看着它们,感觉像是一株想象中的植物复活了,可爱又梦幻。这都是老师带领学生们嫁接完成的。在一个个无菌玻璃瓶里,几株用细胞培育的植物已经成型。他们竟然还复原了坎尔井水利工程。在49中的科技楼里,你不光能看到植物嫁接、培植,书法、绘画、手工制作、标本制作……推开每间教室的门,都有一个神奇的世界在等着你。这里开设了创客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3D打印工作室、生物组培实验室、比特实验室、VR体验角等多种平台,种类之多,让人眼花缭乱。

在生物标本教室,陈列着各种动物标本,“穿山甲”“猫头鹰”,这些几十年不腐朽的“宝物”是若干年前的教师们完成的教具。这些标本并不仅仅用于展览,对学生、家长完全开放,还融入到了生物课堂之中。为了方便查询,上面张贴了相关介绍的二维码。一旁,能看到学生们的作品:蝴蝶、甲壳虫以及各种蝉的蜕变过程呈现在一个个透明的小展览盒里。

那小小的透明展览盒也有不一般的来历,是学生用3D打印机完成的。小小的手工作品,也需要计算尺寸、了解形态,这个过程,已经融入了数学、物理和语文科目。3D打印早早就引入到了49中的课堂。而它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学习项目,还要为其他学科服务。比如学习《赵州桥》那一课时,孩子们就依据书中对赵州桥构造、建筑风格的描述,以3D打印的方式打印“砖石”,最后再完成安装,亲身体验了赵州桥的建造过程。一节课上下去,学生们没有不把课文吃透的。

在创客教室,展示着学生们完成的“霍金椅”机器人。一旁还有利用感应原理做的停车楼,等等,无不体现着孩子们的智慧与科技的灵光。而机器人课堂更是包罗万象,天上飞的、水下游的,诸多型号的无人机、机器人……大开眼界。刘素芸说,科技方面的器材价格都很昂贵,当初在要不要引进上,她反复考虑了很久,49中的学生大多来自城郊或者周边的农村,没有多少机会接触这些新鲜事物。她的话讲得格外朴素,就像一位母亲:只要别的孩子能够拥有的,她也要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学生拥有。因而,她最终决定,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大力投入。十多年来,49中有几百人次在国家、省、市级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比赛、创客大赛、创意编程中获奖。2021年,49中被共青团中央评定为“认定授牌”类“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

刘素芸育人的眼光长远,她期望学生们能永远保持健康的体魄,在人生路上,不管遭遇到什么,心里都能流淌出温暖、和缓的曲调。因而,每个从49中走出的学生,都会打太极、吹奏葫芦丝;图书馆也一直全面开放,学生们可随时借阅;她还多次组织孩子们去各地游学,让大家行万里路,去远方亲身了解精彩的世界……

那天,恰巧有位曾经的学生来拜访刘素芸。她现在另一所中学教政治课,在别人眼里,这门课程可能是严肃的,甚至是有些枯燥的。可她的课堂上,气氛总是活跃的。常常等到下课,才发现自己蹭了一身粉笔灰,这时她就会想起自己的老师。这不就是刘素芸当年讲完课的状态吗?每节课后,她的前身、后背、袖子上不是也蹭满了粉笔灰?她无意中复制了老师当年的讲课风格。现在才终于明白,那粉笔灰正是一位教师专注授课的勋章。

刘素芸总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她不能辜负家长们的信任。往小了说,用心教育改变的是一个孩子的未来,一个家庭的命运。往大了说,十几年如一日深入课堂的行走办公,潜移默化影响和推动的是一批又一批人,甚至一个城市。

毕业典礼上,当一个个青春的身影与刘素芸告别的时候,这位坚强的女性却总是在一捧捧鲜花背后偷偷地抹眼泪,这泪水里有不舍,更有期许。她把自己深情的目光一点点编织在了学生向上攀登的绳索里。而那些学生,回望曾经的经历,总有一串串脚印烙在他们记忆的深处,总有一个行走的背影温暖着他们的内心。

本文发表于《当代人》

2023年第2期

相关链接:

责任编辑:卫玮

值班编辑:心盈

X 关闭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